好茶还需好水烹丨苏轼与王安石取水煮茶之趣事

一代文豪苏轼,一生爱茶,痴迷于茶。由于对茶的钟爱,苏东坡把茶与文化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他深明茶理,深谙茶道,把煮茶的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好茶还需好水烹丨苏轼与王安石取水煮茶之趣事

以下两首诗为证:

《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》

仙山灵草湿行云,洗遍香肌粉未匀。

明月来投玉川子,清风吹破武陵春。

要知玉雪心肠好,不是膏油首面新。

戏作小诗君勿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。

《汲江煎茶》

活水还须活火烹,自临钓石取深清。

大瓢贮月归春瓮,小勺分江入夜瓶。

雪乳已翻煎处脚,松风忽作泻时声。

枯肠未易经三碗,坐听荒城长短更。

如此爱茶的苏东坡却也做过一件糗事。

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王安石智辩苏轼取水非中峡的逸闻趣事:

相传,王安石老年患了痰火之症(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的病症),虽然每每病发时服药,却难以除根。

皇帝便让太医院的御医帮他诊断。太医详细问诊了一番,并没有开药,只是让王安石常饮阳羡茶,并嘱咐他须用长江瞿塘峡的水来煎烹。

王安石虽然觉得纳闷,但他也是嗜茶之人,自然照做。

只是这茶好买,但取瞿塘峡的水却有点难办。

这时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,前往黄州,途中会路过三峡。王安石便相托于苏轼说:“介甫十年寒窗,染成痰火之症,须得阳羡茶以中峡水烹服方能缓解。子瞻回归时,烦于瞿塘中峡舀一瓮水带回,不胜感激。”

苏轼便爽快地答应了。

苏东坡乘船经过瞿塘峡之时,船只一路下行,水流湍急,岸边峭壁千寻,才高八斗却始终得不到重用的苏东坡触景生情,欲作《三峡赋》以明志。

因连日奔波劳累,冥思苦想之中,竟然昏昏睡去。等到醒来一看,早已过了中峡。

东坡为履行承诺,只好叫舵手返航。可是,逆水行舟,着实不易。东坡又听闻一位年长知事的老者说上、中、下峡之水并无差别。无奈之下,东坡只好便汲了满满一瓮下峡水。

待苏轼将装满下峡之水的瓷瓮携带到相府,王安石亲启封签之后,命人烹煮,再取一只著名的定瓷碗,置人一撮阳羡茶,待水沸时,急速沏茶,等待许久才见茶色。

于是王安石问道:“此水可是来自瞿塘中峡?”

东坡道:“正是”。

王安石笑言:“此水分明乃下峡之水,焉以中峡之名欺骗老夫啊?”

东坡非常吃惊,面有愧色,只好据实禀报。令他不解的是,王安石是如何分辨出此水并非中峡之水的呢。

王安石和颜悦色地解释道:“这瞿塘水性,出于《水经补注》。上峡水性太急,下峡太缓,惟中峡缓急相半。此水烹阳羡茶,上峡味浓,下峡味淡,唯有中峡浓淡适宜。今以水冲泡茶叶,茶汤半晌才始见茶色,故知是下峡”。

东坡闻言,更是深感惭愧,连忙离席谢罪。

故事读罢,只觉好茶配好水,不无道理,茶与水的讲究更是精妙。

除了鉴水之道,更蕴涵着做人之理。但凡做了抱着侥幸心理不会被发现的差错,最终还是会败露。所以做人做事,皆应尽心竭力。

关注“袋装水之家”微信公众号
获取更多袋装水行业资讯
weinxin
我的微信
扫码关注“包装水之家”公众号
加入行业圈子、共享供需商机
weinxin
我的公众号
活稳袋装水
袋装水之家
  •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9月6日 13:21:55
  • 转载请注明来自“袋装水之家”
袋装水交流群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确定